考點 1:簡述馬克思主義對德國古典哲學
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
答:
(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是德國古典哲學,它吸收了黑格爾辯證法中的合理思想和費
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思想,創(chuàng)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2)馬克思徹底批判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和神秘主義,對它進行了根本改造,同時吸收了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基本思想,摒棄了他理論中的形而上學的雜質,創(chuàng)立了唯物辯證法。
答:
(1)德國古典哲學;
(2)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
(3)英法兩國的空想社會主義學說。
答:
(1)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內涵:馬克思主義是由馬克思、恩格斯創(chuàng)立的,為他們的后繼者所發(fā)展的,
是關于工人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2)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原則。
(3)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揭示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規(guī)律,是通向實際生活的中介。
(4)科學社會主義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處于核心地位,是運用哲學分析經濟事實引出的結論。
(5)簡述馬克思主義科學體系的主要組成部分及其內在聯(lián)系。
答:
(1)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理論特征是以實踐為基礎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tǒng)一。
(2)革命性:徹底的批判精神、鮮明的政治立場。
(3)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品質是與時俱進。
答:
①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②掌握認識和改造世界的偉大工具;
③全面提高人的素質;
④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
答:
(1)本質:主體能動地改造和探索客體的客觀物質活動。
(2)特點:客觀性、 自覺能動性、社會歷史性。
答:
(1)含義: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約。
(2)特點:客觀性、普遍性、多樣性。
答:
(1)實踐是主體能動地改造和探索客體的客觀物質活動。
(2)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同舊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區(qū)別。
(3)實踐具有以下三個基本特點:第一,客觀性(實踐是客觀的感性物質活動)。第二, 自覺能動性
(實踐是主體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第三,社會歷史性(實踐是社會性、歷史性的活動)。
考點 9:簡述兩點論和重點論統(tǒng)一的原理
及其現(xiàn)實意義。
答:
(1)堅持兩點論,就是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不忽略次要矛盾; 在認識某一矛盾時,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不忽略矛盾的次要方面。(2)堅持重點論,就是 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中時,要著重抓住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時,要注重把握矛盾的主要 方面。
(3)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和一系列“兩手抓 ”的方針,就是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統(tǒng)一的具體表現(xiàn)。
考點 10:簡述物質和意識辯證關系
的原理及其意義。
答:
(1)物質和意識的關系是: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
作用。
(2)堅持物質決定意識,就堅持了唯物論;承認意識的能動作用,就堅持了辯證法。割裂物質的決 定作用和意識的能動作用的統(tǒng)一,會導致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錯誤。唯心主義片面夸大意 識的能動作用,否認物質對意識的決定作用;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缺乏實踐的觀點,把意識僅僅看成是
對物質世界的反映,忽視了意識對物質的能動作用。
答:
(1)真理的絕對性: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正確的認識,即確定性、無條件性。首先從真 理的內容看,真理的客觀內容,即正確的反映是絕對的,無條件的;從人的認識本性和認識任務看, 認識能夠正確反映無限發(fā)展的客觀世界是絕對的,無條件的。承認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承認了真理的
絕對性。
(2)真理的相對性:是指人們對客觀規(guī)律的認識都是在一定條件下的認識,即不確定性,有條件性。 (3)真理的發(fā)展是一個從相對真理走向絕對真理的過程,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是客觀真理的兩種不
同屬性。
考點 12:簡述真理與價值對立統(tǒng)一關系。
答:
(1)真理與價值相互對立、相互區(qū)別:
真理體現(xiàn)的是認識與對象的相符合;價值體現(xiàn)的是外物對人需要的滿足,表示某物具有對人有用或者
使人愉快的屬性。
(2)真理與價值又是不可分的,又有統(tǒng)一的一面,表現(xiàn)在:第一真理能夠指導社會實踐,成功改造 世界,以實踐的成果滿足人們的需要,這就是真理所表現(xiàn)出來的價值屬性。第二真理與正確的價值觀
相一致,正確的價值觀是在真理指導下形成的。
(3)真理的價值問題也就是真理是否對人有用。真理的價值具體表現(xiàn)在它的功能上,具有指導實踐的功能,再認識的功能,具有教育和激勵的功能。
考點 13:簡述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與黨的
群眾路線的一致性以及堅持群眾路線
的重要意義。
答:
(1)人民群眾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實現(xiàn)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2)黨的群眾路線的內容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①一切為了群眾,這是群眾路線的基本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這是黨的根本宗旨。
②一切依靠群眾,這是群眾路線的根本要求。
③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是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方法,也是群眾路線的基本工作方法。
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對于黨在新形勢下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鞏固執(zhí)政地位,堅持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具有重大現(xiàn)實意義。
考點 14: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辯證關系
的原理及其對社會文化建設的指導意義。
答: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反作用于社會存在。
(2)文化作為社會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fā)展既決定于社會存在發(fā)展的要求,又對社會存在發(fā)展有能動作用。
(3)在當代中國,社會文化建設必須從我國的基本國情和發(fā)展要求出發(fā),發(fā)展先進文化,弘揚優(yōu) 秀傳統(tǒng)文化,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為社會發(fā)展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凝聚力量和智力支持。
答:生產關系的內容包括三個方面:
①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 ;
②由此產生的各種不同的社會集團在生 產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關系 ;
③完全以上述兩項為轉移的產品分配形式。其中,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是生產關系的基礎,它決定生產關系的性質。
答:
(1)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因素有兩個:一是資本周轉時間的長短,包括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的長
短;二是生產資本的構成,依據其價值周轉方式的不同,生產資本劃分為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
(2)資本周轉速度的快慢,受生產時間和流動時間的影響。生產時間和流通時間越短,資本周轉時
間就越快。其目的是提高年剩余價值率。
(3)生產資本的構成也是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重要因素。生產資本的構成對預付資本周轉速度的影響來自兩方面:一是生產資本中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的比例;二是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本身的周轉速度。
考點 17:簡述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核心及
其主要特征。
答:
(1)利己主義是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核心。
(2)利己主義是生產資料私有制的必然產物,資本主義經濟制度是生產資料私有制的最高和最后形
態(tài),利己主義也發(fā)展到了頂峰,成為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核心。
(3)利己主義的主要特征就是為一己私利而獲取金錢。這種以獲取金錢為特征的利己主義,成為資
產階級一切思想和行為的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既有歷史進步性又有階級局限性。
答:
第一,國家直接掌握的壟斷資本。
第二,國家和私人資本在企業(yè)內部的結合。
第三,國家和私人資本在企業(yè)外部的結合。
答:
(1)從生產力方面看。在產業(yè)結構上,出現(xiàn)了轉向信息化、服務化和高科技化的趨勢。
(2)從生產關系方面看。在所有制關系上,法人資本所有制崛起,在勞資關系上,改善勞資關系,緩和階級矛盾。
(3)從上層建筑方面看。已經建立起比較成熟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原因:也可以從生產力、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三個方面回答。
答:
①壟斷在經濟生活中占統(tǒng)治地位;
② 金融資本和金融寡頭的統(tǒng)治;
③資本輸出在經濟生活中占重要地位;
④國際壟斷同盟在經濟上瓜分世界;
⑤壟斷資本主義列強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二戰(zhàn)后,私人壟斷資本主義進一步發(fā)展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即壟斷資本與國家政權相結合的資本主義。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取代私人壟斷成為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當代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新形式、新特征。
答:
第一,必須始終堅持科學社會主義一般原則,反對任何背離這些原則的錯誤傾向;
第二,要善于把科學社會主義一般原則與本國實際相結合,創(chuàng)造性地回答和解決革命、建設、改革中的重大問題;
第三,要緊跟時代和實踐的發(fā)展,在不斷總結新鮮經驗中進一步豐富和發(fā)展科學社會主義一般原則。
考點 22:為什么說馬克思主義政黨
是新型的革命政黨?
答:
(1)馬克思主義政黨是科學社會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
(2)是工人階級先鋒隊;
(3)為實現(xiàn)共產主義而奮斗的黨;
(4)為人民群眾謀利益的黨;
(5)民主集中制原則(組織原則)起來的團結統(tǒng)一的黨。
考點 23:為什么說社會主義
發(fā)展道路是多樣的?
答:
(1)因為各國在社會主義革命時,其生產力狀況和社會發(fā)展階段各不相同。
(2)各國的歷史傳統(tǒng)、文化習俗及具體國情各不相同。
(3)隨著時代的前進和實踐的發(fā)展,各國都在不斷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發(fā)展道路。
考點 24:為什么說實現(xiàn)共產主義
是人類最偉大的事業(yè)?
答:
(1)是最崇高理想與科學理想的統(tǒng)一。
(2)在于它是崇高理想與科學理想的統(tǒng)一,體現(xiàn)了人類對理想社會目標的追求與符合規(guī)律的科學社
會實踐的有機結合。
(3)具有科學的理論基礎。
考點 25:如何理解社會主義是
走向共產主義的必由之路?
答:
(1)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只能從資本主義社會首先過渡到社會主義社會而不能超越這個歷史階段。
(2)實現(xiàn)共產主義所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只有在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經過長期奮斗才能創(chuàng)造出來。
暫無留言